网站首页

《衡水日报》:衡水学院竞争力列河北省同类院校首位

日期:2016-03-28点击数:来源:

   2016年03月25日,《衡水日报》刊发了题为“衡水学院竞争力列河北省同类院校首位”的报道,现全文转载如下:

 

  

  日前,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推出《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衡水学院在河北省同类院校中位列首位,在全省本科院校排名第19位,全国本科院校排名625位。这是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连续第13次发布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

 

  该报告根据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标准以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推出新的“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河北省燕山大学、河北大学两所高校进入排行前100,分别位列6592。我省31所高校进入800强。而衡水学院作为区域本科院校,升本时间较短,在与众多老牌同类院校竞争中,赢得了荣誉和尊重。

 

  作为一所升本仅十年的院校,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中有很多不利因素。但是,多年来,学校坚持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踏踏实实地耕耘,完成了一场令人刮目相看的“逆袭”。

学科建设更具特色

  

  衡水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了“以文、理为基础,集工、教、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群”,初步形成了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体系。

 

  而在不久前,教育部发出通知,衡水学院2015年度申请增设的应用统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质量与安全、物流工程、绘画等5个本科专业已成功获批。从今年开始可以招生。至此,衡水学院的本科专业已达45个。这45个专业中,已经建设有3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14个重点建设专业、11个校级特色专业。着力打造5个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的专业群。

 

  微生物学是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在物种保护、微生物利用和开发等研究领域都有独到之处;学校化工学院的专家学者在水质处理研究上也都有独特造诣,在衡水湖湿地保护研究上取得了丰富成果,诸如“衡水湖湿地鸟类多样性研究”、“衡水湖主要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研究”、“衡水湖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保护性对策研究”、“衡水湖水质分析和微生物资源的调查研究”、“衡水湖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研究”、“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恢复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等一系列课题,彰显了衡水学院独特是学科优势。

 

  学校努力搞好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设置了平台加模块的课程体系,制定了课程管理办法系列文件,积极开发新课程资源,“十二五”期间评选校级特色课程10门,编写教材39部,省级以上规划教材5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建设项目2个。其中,微生物学、高级英语、植物学、高等代数、离散数学、数据结构、大学物理、原子物理学、物理化学、普通动物学、遗传学、篮球、管理信息系统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被评为校级精品课,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英国文学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称号。

 

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围绕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强化过程管理,实施教学检查、教学督导、领导和专家听课、教学巡视、学生信息员等制度,及时收集和反馈制度执行的相关信息,确保了教学各环节的高效运行。

 

  学校两次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并完善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学生工作体系。

 

  在教学方式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课堂搬进车间。外国语学院多次主动与开发区丝网企业对接,开展校企合作,为安平的丝网企业输送了一批高素质外语外贸人才。生命科学院紧紧依托衡水老白干酒业集团和衡水湖湿地,在实践中教学、在实践中评价,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先后与韩国圆光大学、韩国光州女子大学、韩国全南大学、美国康考迪亚大学、美国西乔治亚大学等5所国外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先后派出教师13人赴合作高校攻读博士学位,36名学生参加了留学交流项目。

 

  学校拓宽招生渠道,优化生源结构,严格实施“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初步构建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合理调整了教学管理队伍,教学运行平稳有序,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英语竞赛、计算机等级考试、艺术展演、科技作品大赛、体育基本功等活动中均取得了良好成绩。

 

师资结构更加合理

 

  “办学以教师为本”。衡水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把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作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通过引进、培养、考核和管理等手段,建立了一支师德师风好、基础理论实、实践能力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442人,教授、副教授283人。

 

  优化外聘教师聘任程序,增加外聘教师数量。仅2014-2015年,共聘任外聘教师88人,相对于2014年的58人增加了30人。此外,根据生师比过高的教学单位,适度调整外聘教师数量。2015年对外国语言文学、物理与电子信息、音乐、中国语言文学等生师比较高的教学单位加大了外聘教师力度,分别聘请9241910名外聘教师,弥补了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生师比过高的问题。

 

  做好学科专业带头人遴选与培养工作,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学校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制定出台《衡水学院专业带头人管理办法》,明确专业带头人工作职责,落实年终考核制,对考核优秀的专业带头人给予额外专业建设经费,并在课题申报、专家推荐、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充分调动专业带头人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2014年、2015年两年通过年终考核遴选出优秀专业带头人二十余名。

 

  积极开展青年教师研训,做好岗前培训和教师资格考试工作。2014-2015学年,全校共有100余名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会议,包含课程进修、短期培训、访问学者等形式,进修单位一般为省重点大学、211院校等,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专业视野、提升了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鼓励各教学单位邀请行业专家来校举办学术交流活动,2014-2015学年我校共举办14场教学交流活动,开阔了本校学生的专业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密切了学校与校外单位的联系和交流。开展课程培训,在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开设的集中培训课程中,选送部分专业教师去河北省分中心(石家庄)学习,2015年上半年选送26名教师参加《应用型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与教学》《大学体育科学与研究》等课程学习。

 

  通过“传、帮、带、赛”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一是通过施行青年教师助课制度,严格为青年教师遴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高尚师德的教师作为导师,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等,为青年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2015年学校为111名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配备了助教,同时为12名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青年教师配备导师。二是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青年教师得到了快速的成长。积极开展教学比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2015年,在河北省第一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有《OSI参考模型》、《悬浮聚合》等13部作品分别在本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河北省首届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河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

科研成果更加丰硕

  

  当下,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的衡水老白干、六个核桃广告,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成为衡水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不为人知的是,衡水这两家食品行业的支柱企业之所以发展壮大,都包含着衡水学院的因素。

 

  多年来,衡水学院除了为地方培养了大批量的教师外,更担负起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等方面的重任,为衡水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科学动力。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基地、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三大社科研究平台落户衡水学院。这对于衡水学院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整合办学资源、搭建我省的学科和社会科学研究高地,拉动整个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在全国范围的影响,提高我省对全国社会科学研究的贡献率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衡水学院始终大力支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先后成立了年画研究所、民间文化研究所、董仲舒研究所、生态文化研究所、动漫研究所等非实体性研究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经费支持。对我市诸如衡水冀派内画、武强木版年画、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侯店毛笔制作技艺等20余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相继承担了部、省、市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并取得相关论著成果300余项,多项成果获得省市级奖励,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做出了肯定性批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在生态文明研究上,推出的《衡水湖生态文化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衡水湖生态文化生成路径探究》、《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恢复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衡水湖湿地藻类植物多样性与水质评价系统》、《衡水湖主要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研究》、《衡水湖湿地鸟类多样性研究》、《衡水湖沉水植物对水质的影响》、《衡水湖历史人文生态文化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等多篇学术作品为衡水湖的保护和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在董仲舒研究中,衡水学院立足本地实际,深挖本校潜力,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董仲舒研究上走在全省前列,推出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衡水学院学报》开辟的“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发表了百余篇文章,其中不乏名家力作。诸如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学者、汉代思想史专家周桂钿教授的《董学与盛世文化》、《儒学与儒教》、《中国政治哲学的精华:崇德与尚和》等,四川师范大学经学研究专家黄开国教授的《董仲舒的奉天法古》、《董仲舒的人性学说并非是“中民之性”论》等,上海社会科学院董学研究专家余治平教授的《孔子改制与董仲舒的春秋法统论》、《董仲舒阴阳思想论》、《董仲舒五行学说论》、《董子仁义学新释》等论文,都是很有深度且有创见的学术论文,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到目前,衡水学院主办、承办董仲舒思想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4次、全国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5次,出版《董仲舒研究文库》两辑,并对多位董学研究专家进行深入专访。

 

  “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直接投入1044万元,争取科研项目资金506万元。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3200篇以上,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35篇,一二类核心期刊495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实现了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突破。获得省部级项目773项,国家专利7项,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4项。学校积极推动学术交流,举办学术讲座等交流场次达到296场,承办了“董子讲坛”。成立了董子学院,这是海内外第一家以研究和弘扬董仲舒思想的学术机构。

 

服务地方更加紧密

 

  作为一所由地方专科升本而来的本科院校,衡水学院天生就有地方性。这种地方性是与生俱来的。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衡水学院始终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头等大事。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过程中,衡水学院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科研队伍,让科研项目在地方落地生根。

 

  丝网、玻璃钢、胶管、内画鼻烟壶、工程橡胶、皮毛等是衡水市的特色产业,但这些特色产业大而不强,分布零散,没有自己独立的研发机构。衡水学院把大学的价值放在经济和社会需要的大背景中考量,把科研的取向放在服务价值的标尺中度量,努力打造“科技源”和“智囊团”。在技术应用利用方面,冀衡集团冀衡化学有限公司、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河北钢铁衡板公司、河北宝力工程橡胶有限公司、河北龙港集团、衡水华强玻璃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均受益于衡水学院的科研项目成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几乎我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或多或少都受衡水学院的影响。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中,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举措等,有相当部分是根据衡水学院的研究课题而来。

 

  如今,衡水学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实现与地方互动发展,通过服务地方实现自我价值,赢得办学资源,开拓办学空间,增强办学能力。

 

上一篇:校长王守忠当选第二届衡水市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吴荣荣博士当选理事长

下一篇:衡水学院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