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我校石宝军教授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课题成果被《河北日报》等媒体刊发

日期:2017-08-04点击数:来源: 科研处

7月21日,《河北日报》刊登了我校石宝军教授等人撰写的理论文章《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京津冀协同发展专栏给予了全文转载。

石宝军教授率其团队长期从事生态文明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工作,并担任河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与衡水学院联合共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基地”秘书长,近两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此次发表的《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一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生态文化评价体系研究”(HB15YJ041)的阶段性成果。该研究成果一方面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另一方面为衡水学院更好地服务河北区域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该成果公开发表后受到了凤凰财经网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并被列入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专栏。现将河北日报刊登的全文转载如下:

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石宝军、李洪良、郭丹、石龙、刘晓玮)

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

京津冀地区是加快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增长极,生态发展水平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新注解,其协同发展程度在一定意义上综合反映了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进程。基于京津冀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现状评价,首先系统反映了该地区生态协同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制约因素。

京津冀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前缘,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性季风气候,是典型的生态过渡区,其生态压力已临近或超过生态系统的承受阀值。2014年底,京津冀水资源总量占比分别为:14.7%、8.3%、77.0%,京津两地水资源重度短缺,而河北省长期超采地下水,地面沉降范围不断扩大,主要河流长期断流,重要湿地逐步萎缩。京津冀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九分之一,均远低于人均500立方米的国际极度缺水标准。此外,京津冀未利用土地占比分别为:6%、7.75%、18.91%,可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过量的生态资源消耗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自净能力和恢复能力。

经济建设是地区乃至国家全面发展的中心工作,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作为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14年,京津冀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1.3%、49.2%、51.0%,北京占比略低,天津与河北相近,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7.9%,是河北的2.1倍、天津的1.6倍。由此可见,北京已经进入到后工业化时期,率先实现了产业结构从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的转变。同期,京津冀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0.7%、1.3%、11.7%,河北约为京津的10倍。河北作为农业大省,为京津两市农产品提供充足来源的同时,借助京津人口众多的现状,开辟了京津农产品输出市场。从各产业对比来看,京津冀整体产业结构呈现为“北京三产占优、天津二三产业持平、河北一产相对突出”的格局。各地区三次产业非均衡的发展态势,是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的瓶颈。

伴随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及城市配套建设投资幅度加大。2014年,北京全社会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0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天津全市基础设施投资2195.1亿元,增长3.87%。河北省城市基础设施投资5012.6亿元,增长14.1%。其中,北京与河北投资增幅相当,天津偏低。整体来看,京津冀基础设施建设势头向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速,河北作为京津的外围屏障,发挥着疏解京津过大交通压力的重要作用,并预计于2020年与京津实现全面对接。除此之外,京津冀园林绿化、城市照明、公厕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河北落差较大,是京津冀地区的短板,在硬件设施建设层面抑制着京津冀生态的协同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以往潜在的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加剧,城市病愈演愈烈。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京津冀地区城镇化水平为61.1%,北京、天津城镇人口比重分别达到了86.35%和82.27%,已迈入高度城镇化阶段,而河北省城镇人口比重为49.33%,城镇化率偏低,尚处于城镇化中期阶段,表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针对京津冀地区发展现状及生态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探寻适合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是促进京津冀全方位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

合理配置生态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2015年底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了建设区域生态屏障、着力保障区域水安全、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改善土壤和农村环境、强化资源节约和管理,以及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六大重点任务。构建京津冀生态资源共享平台,尤其是淡水资源、耕地资源、林业资源、矿产资源等应优先共享,统一规划、利用及保护,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率,提升京津冀生态系统承载力。京津冀作为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的核心区域,其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能源尤其是煤炭的大量消耗,废水、废气、废渣、二氧化碳等的排放比重偏高。煤炭消费的快速增长是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严格控制京津冀地区的煤炭消费,才能有效防止大气污染的恶化,切实营造京津冀优良生态环境。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型产业。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产业密集区,地理位置佳、经济基础好、科技力量强,由于地缘相邻,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趋同现象。要破解“产业同构”格局,就要在国家关于三地产业定位,在规划上建立统筹三方的权威机构,着力加强产业对接协作,避免产业转移和功能疏散上呈现无序状态甚至恶性竞争,有效防止产业同构性、同质化发展。发展生态型产业,需要制定区域统一的产业准入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低碳环保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打破城市区域壁垒,承接京津人才技术转移。打破京津冀区域壁垒,首先要共享地区人才技术资源。京津科技创新能力独具优势,北京拥有全国1/4的国家重点院校、1/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2的两院院士,每年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占全国的1/3;天津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数目是全国水平的4.4倍,河北的6.7倍;河北教育创新能力则相对较弱,应有效承接京津的人才技术转移,推行“京津技术研发+河北成果转化”模式,利用高科技人才发展河北、服务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意识。环京津燕山和太行山区为生态、文化带,这里历来是“畿辅”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京师”唇齿相依,是“京师”的外围屏障,也是京津冀地区的生态保障,而且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京津冀地区生态和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带。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应充分发挥这一地区的生态、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借助北京高层论坛和专家学者教育、科研力量向公众宣传生态理念,发挥天津与沧州、唐山、秦皇岛的港口贸易条件,形成生态理念传送带,提高关注度。河北应通过发展生态农业,规范日常行为方式,从而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增强生态实力,提高公众生态意识,形成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的繁荣局面。

本文为衡水学院——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基地所承担的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生态文化评价体系研究”(HB15YJ041)成果

来源:河北日报

上一篇: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张景超一行来我校考察交流工作

下一篇:衡水学院与省气象局专家联合研究治理大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