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我校学者参加“第五届国际儒教大会暨第八届儒学研讨会”

日期:2017-05-25点击数:来源: 董子学院

2017年5月17-21日,“国际(2017)第五届儒教暨第八届儒学研讨会”在印度尼西亚的美丽小城普禾戈多(Purwokerto)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共襄盛举,围绕“儒教发展与传播,促进社会和睦和谐”的主题,畅谈儒教或儒学的发展。本次大会由印度尼西亚儒教孔圣会总会承办,由香港孔教总会、新加坡现代孔子基金会、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联办。

会议由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理事长、“国际儒学大会”秘书长陈启生先生主持,印度尼西亚国家宗教部官员、普禾戈多县长、孔教界主事等分别到场致辞祝贺,表达了对孔教在印度尼西亚发展的支持。

印度尼西亚宗教部长致辞

普禾戈多县县长致辞

“国际儒学大会”从2004年至本次大会已举办八届,“国际儒教大会”从2007年跟随儒学大会至本次大会已举办五届。(注:一般外国人对儒教和儒学不会区别,一个单词“Confucianism”涵盖两者,海外华人长期受此影响,也不太介意这个问题,认为有“儒教”的时候,西方的宗教还没有出现。“国际儒教大会”确是因为“国际儒学大会”的存在而成立的,是给中国人进行区分的,外国人还是用同一个名。)

来自大陆的学者有20多位,其中《衡水学院学报》主编、董子学院执行院长魏彦红教授和《衡水学院学报》副主编、董子学院教师耿春红教授应邀参加了本次大会,并分别提交了论文,进行了学术演讲。

魏彦红教授的精彩演讲

魏彦红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儒学“中和”思想何以促进世界和谐》。魏教授首先重点介绍了《衡水学院学报》特色栏目“董仲舒与儒学研究”取得的突出成就及其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也向大会介绍了我校董子学院的董学研究及其董子文化传承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重要成绩。其次进行了学术演讲:认为“和”是处理各种问题、促进世界和谐的总原则并提出了“中和”思想促进世界和谐的原理与路径。魏彦红教授的发言引来阵阵掌声,衡水学院董学特色成为分会场研讨的焦点和亮点。会后很多代表上前交流,纷纷表示非常希望能到衡水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耿春红教授作报告

耿春红教授在演讲前首先对《衡水学院学报》及董学事业进行了介绍与宣传。她的演讲题目是《应奉儒学为儒教》。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何为宗教,谈到了宗教与信仰的问题,认为宗教与信仰密不可分,宗教信仰是一种最纯粹的信仰;二是宗教的五个条件,即教义、仪式、戒律、传教团体和学理;三是儒学应成为宗教信仰。耿教授的演讲观点受到与会学者的广泛关注与赞扬,会后学者们纷纷与耿春红教授进行交流切磋。

会议组委会分别为两位教授颁发了论文入选大会证书。

这次大会同时商讨形成了“第五届国际儒教大会宣言”稿,并于会后呈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检视备案。

衡水学院两位学者表示参会收获颇多,一是宣传了《衡水学院学报》的办刊特色和董子学院对推动董学研究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升了衡水学院董学事业的国际影响力;二是见识了各国学者对儒教或儒学既丰富又深入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传承华夏儒家文化的热诚和努力;三是深感海外华人对儒家文化的渴求和坚持。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其中有六大宗教,儒教是其中一种,信仰者多是当地华人,由于历史上某些特殊原因,造成了儒教在印度尼西亚的艰难生存,甚至有被撤销儒教为第六宗教地位的困境,但是在国际儒联的帮助下,在印度尼西亚当地华人的坚持和努力下,儒教地位逐渐得到扭转。继承和传扬华夏文化尤其孔孟儒学是全天下华人内心共同的渴求,甚至也将成为世界共识,如1988年正月,当时获得诺贝尔奖的三分之二人数即75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法国巴黎共商人类前途问题,最后达成共识,其中第一段就写到:“人类若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四百多年前,吸取孔子的智慧。”今天的发展迹象也逐渐印证了这句话的重要。

魏彦红教授与陈启生秘书长等合影

魏彦红教授与当地华人儒商余长秀先生合影

魏彦红教授与台湾美和科大杨锦富教授合影

 

上一篇:微笑—微成功​ ——衡水学院第六届大学生心理运动会成功举办

下一篇:教务处、招生就业处联合召开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进工作座谈会